近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展。“隐形战斗机”等前所未有的大国重器科技成果震撼亮相,逐梦长空的中国力量惊艳了全世界。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航天科技中竟然隐藏着大量纺织黑科技!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新质战斗力
一提到纺织,许多人第一联想就是衣服被子这些日常用品。
实际上,现代纺织下可入地,上可上天,早已超越了穿衣盖被的日常应用范畴,成为了一门涵盖各行各业的国民基础工业门类,对航天航空的进步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航空航天领域究竟有哪些纺织黑科技?我们来一一揭晓
1.隐形飞机吸波材料
这次航展中重磅展示的歼-20和歼-35A两款隐形战斗机,吸足了军事爱好者的眼球。
隐形飞机实现“隐形”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吸波材料(RAM)的应用,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吸收部分雷达波,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雷达波的反射。
吸波材料制作工艺复杂,其构成主要包括吸收剂和吸收载体两部分。常用的吸收载体,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以及聚酰亚胺等,均依赖于现代纺织技术的精湛工艺而制成。
纺织工业在纤维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的优化,以及涂层技术和复合材料制作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对吸波材料的性能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飞机外壳材料
飞机机外壳大量使用了加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纺织材料编织后复合而成。这些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能够有效减轻飞机重量,提高飞行效率。
3.降落伞和飞行服
特种纺织品用于制造降落伞和飞行员的飞行服,这些材料需要具备高强度、轻质、耐磨损和特定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能够在高速下降过程中稳定航空航天器的姿态,并减缓下降速度,确保安全着陆。
4.专用柔性太阳能电池板
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具有技术先进、性能优良、成本低廉优点,广泛应用在无人机和小型航天器上。
柔性太阳能电池板通常选择一些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久性的纺织聚合物、纤维和纱线作为材料,采用编织、针织或非织造技术和工艺来制作。
5.天线等通信设备
纺织材料还被用于制造航天器的天线等通信设备。这些设备采用特殊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电磁性能,能够确保航天器在太空环境中的通信畅通无阻。
6. 复合材料制造
复合材料由纤维和树脂组成,广泛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结构部件。纺织技术在此过程中用于制造预成型件,如三维编织、机织、针织和缝合技术,这些技术能够生产出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复合材料。
7. 防热隔热材料
在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需要使用高性能的隔热材料来保护飞行器免受高温损害,纺织技术在制造轻质但耐高温的隔热材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 机织和针织技术
用于制造座椅、内饰、气囊和其他飞机内部部件。
9.噪声和振动控制
纺织材料用于吸收和减少飞机内部的噪声和振动。
10.智能服装
纺织品可以集成传感器、导电纤维和其他高科技元素,用于监测、通信和控制。
声明:本文的内容、模板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联系删除。